| 首页 | 繁体中文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录 | 建议留言 |
网站首页广告1000元/月广告1000元/月广告1000元/月广告1000元/月广告1000元/月广告1000元/月广告1000元/月广告1000元/月广告1000元/月

广告联系QQ:453809000  企业网址导航文章频道各地新闻广东东莞医院可配钢叉等防医闹引发热议

广东东莞医院可配钢叉等防医闹引发热议

文章分类:各地新闻   编辑:黄页网址导航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2/3/12 13:18:39   人气:30   分享到QQ空间   收藏到QQ书签   推荐给朋友

  ■题记

  我们互不信任,并不是因为我们都有武装;我们都有武装,是因为我们互不信任。

  ——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

  不少网友还记得5年前的一张照片:医生护士身穿白大褂,头戴钢盔,在上班。这张照片不但使深圳市龙岗区山厦医院一夜成名,更引发一场关于医患关系的讨论。

  当然,讨论最后不了了之。

  近日,东莞市政府出台文件,要求“医院保卫室可适当配备短棍、长棍(可制成鱼叉状)、催泪喷雾剂等带有攻击性的装备以及防刺背心等,以供危急情况下使用”。

  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医院,要配备“攻击性”装备?这中间的对比实在过于强烈,该文件理所当然地引起争议。

  与网友几乎“一边倒”的反对与质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莞市卫生局旗帜鲜明地公开表态“赞成和支持”。在医疗系统内部,该文件也获得了大量认同。

  从戴钢盔上班的“被动防御”,到医院配备“攻击性装备”,这个由防御向进攻的变化,凸显了政府、医疗机构乃至公众对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无奈。

  在要求医院配备“攻击性装备”的同时,东莞市卫生局的另一番努力,却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

  那就是,该局面对医疗纠纷数量持续上升的局面,即将启动全面调研,努力推动尽快成立第三方的医患纠纷调处中心。

  一文一武,一治标,一治本。显然,东莞市及该市卫生部门面对医患关系紧张,还是准备有所作为的。上述两个步骤,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可以看作改善医患关系、重构医患信任的一种努力。

  这种尝试背后的考量是什么?其结果又会如何?

  手无寸铁的医生,怎样面对歹徒的砍刀?

  医院配备“攻击性装备”,一则保护其他患者来医院就诊的安全,同时也可以给医生一个安全工作环境,对那些有意扰乱医院秩序的人,也能起到威慑作用。

  上述“医院可配备攻击性装备”的文件,是东莞市政府在今年2月出台的,名为《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医疗机构安全保卫工作的实施意见》。

  该文件还允许医院自设警务室,由辖区派出所派驻民警协助调处医患矛盾纠纷。

  实际上,东莞已经有23家医院设立了警务室。

  东莞市卫生主管部门在最近一次公开采访中,对上述措施给予了肯定和支持。

  市卫生局副局长林卫平说,出台这一文件的背景,是去年“8·16”长安医院事件。

  去年8月16日下午,因面部痉挛到长安医院就诊的犯罪嫌疑人卢某,因病情未见好转对医生怀恨在心,将接诊医生刘志霖砍伤致死,另一医生尹某出面制止时,也被其砍至重伤。

  林卫平说,从这件事看,有必要对保证医院的正常秩序采取一些措施。

  他认为,医院配备“攻击性装备”,一则保护其他患者来医院就诊的安全,同时也可以给医生一个安全工作环境,对那些有意扰乱医院秩序的人,也能起到威慑作用。

  他说:“医院也是一个公共场所,所以,它的安保配备和工厂、商场的要求是一样的。”

  市卫生局医政科负责人周子权这样描述当前的医院秩序:处理医疗纠纷主要有三条合法途径,分别是医患双方自行协商、卫生行政机关调解和人民法院诉讼。

  但是,不少“医闹”多表现为设置灵台、组织人打砸医院设施,甚至人身伤害。

  他说:“如果要保证正常的医疗秩序,这些措施都是应该的。”

  面对质疑,市卫生局另一负责人说,要求医院配备这些装备,并不是为了对付患者,而是为了对付不法分子。

  虽然没有人相信医院的装备是为了对付患者,但东莞市政府的上述文件,仍然引发较大争议。

  争议何来?

  社会反应“一边倒”:反对!

  有网友认为,钢叉、催泪剂等攻击性装备所散发出的“火药味”只会让医闹升级,采用武力不仅不能纾解医患矛盾,反而会让医患关系剑拔弩张。

  在网络上,民众对“进攻性装备”的反应几乎是“一边倒”的。

  网友“周靖国”写道,医患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医院,就在于医生,难道东莞卫生局丝毫不知?不从源头上治理,而是想着法子“对付不法分子”,对付被误诊、误治的患者,可见东莞卫生局的治院方略是多么短视。

  网友“倪明”认为,在医院闹事,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无理取闹,跟碰瓷是一个性质,是为了不应得的利益而闹;另一种情况,是“有理取闹”。一般是在就医过程中遭遇了种种不公对待,自身利益严重受损时而闹。“有理取闹”同时涉及到医患双方,源于医者的过错。不管是哪种“医闹”,都不应提倡,其应对措施也不应当是钢叉和催泪弹。凭借这些东西,也不可能根除“医闹”。

  有网友调侃说:“建议东莞市民在看病的时候,都带着防毒面具,免得被催泪喷雾器伤了。医院那个‘鱼叉状’的凶器如何防备,暂时没有想到好的方法,东莞市民自己好好保重吧。”

  网友“qqaa”说,目前的医疗纠纷中有1/6的比例属于无理医闹。言外之意,有5/6的医疗纠纷当属患者合理诉求。医疗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出现医疗纠纷在所难免,不能单纯地依靠武力压制患者的诉求。

  这位网友认为,即使医院正常的就医秩序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医闹”的威胁,医院也完全可以诉诸法律,而不是与患者武力相向。钢叉、催泪剂等攻击性装备所散发出的“火药味”只会让医闹升级,采用武力不仅不能纾解医患矛盾,反而会让医患关系剑拔弩张。

  业内反应“一边倒”:医务人员安全缺乏保障

  医疗机构认为,如果就医秩序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像网友所说,诉诸法律当然很好,但“武力相向”有时确有必要。“进攻性装备”虽情非得已,但有现实必要性。

  但是,在医院看来,网友的质疑大多没说到点子上。首先,医院从来就没有“与患者武力相向”的想法,医院只是想在紧急时刻自保而已。

  另外,如果就医秩序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像网友所说,诉诸法律当然很好,但“武力相向”有时确有必要。“进攻性装备”虽情非得已,但有现实必要性。

  医学管理专家陆明(化名)说,在医疗行业这么多年,他感觉东莞的医疗秩序总体上来说还是可以的。成立警务室,保卫人员可以手持鱼叉状的长棍,甚至配备防刺背心——虽然这些措施治标不治本,但在“本”得到根治之前,“标”难道就不治了?

  “何况,”他说,“医院是公共场所,不仅是医生,还有其他患者,医院需要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

  东华医院院长李镜波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卫生系统也不想出台这样的措施,但医院是个小社会,有各种各样的人群。为维护医务人员安全,这种措施是可以考虑的。

  他说,临床一线出现了医疗纠纷后,如果事件升级,大部分病人也会没有安全感,这对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心理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李镜波说,目前东莞的“医闹”事件,多有不良人员或是社会势力参与,目的是向医院索取较大数额赔偿来牟利。“如果没有第三方势力,医疗纠纷经过协调多数是可以解决的”。

  他透露,也有一些医务人员觉得,这一措施,恰恰说明医院没有安全感,医务人员的安全没有保障。

  医患关系紧张,已导致行业性焦虑

  一方面,医务人员自认是弱者。另一方面,患者更被认为是弱者。双方都是弱者,怎么就如此形同水火了呢?

  “8·16”长安医院事件,对看客来说,只是个新闻,但对东莞市的医务工作者来说,却是个发生在身边的、刻骨铭心的事件。事件对医护人员造成的巨大心理冲击,至今没有平息。

  记者接触过不少医院工作人员。每当提及长安医院事件,他们都表现出担心和焦虑。

  今年以来,陆明说接受东莞多个医院的邀请,为其医护人员做关于医患矛盾的讲座。

  他说:“上周我在万江医院讲课。从4点开始,一直讲到6点半,讲完后很多人不愿走,一直提问题。”

  医务人员存在很多困惑,希望得到解答。多数医务人员的疑问是:在患者不信任的情况下,在医患双方的信任没有制度保证时,如何进行正常的工作?

  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首先是对技术的不信任。例如,我花3元钱买一瓶矿泉水,要求它没过保质期,要求它的成分没有问题,这些可以做到。但花3万元看病,能要求100%看好吗?

  陆明说,医疗行业的未知因素太多,很多时候与患者的预期相左,就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当前,社会上对医务人员的刻板看法,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陆明说,多年来,医务人员给人的感觉就是收红包、拿回扣。这些现象可能客观存在,但并不是普遍现象。

  有不愿具名的医务人员说,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在历史和现实因素影响下,社会对医疗行业及其从业者的认识已经扭曲。因此,在医患关系出现紧张甚至产生矛盾纠纷时,医生的地位实际上是很尴尬的,因为任何解释都可能被认为是借口。

  他认为,从戴钢盔到配备攻击性装备,这些看似可笑的自救行为,反映了当前法律对于医生安全保障方面的空白。

  一方面,医务人员自认是弱者。另一方面,患者更被认为是弱者。双方都是弱者,怎么就如此形同水火了呢?

  这个问题暂时无解。

  需要注意的是,职业“医闹”的独特作用。

  在今年东莞“两会”政协委员分组讨论中,市卫生局局长蔡一平曾表达了对“医闹”的愤怒。

  他说,从2008年至2010年,全市共发生了736起医疗纠纷,其中有103起医闹。可以说,每家医院都经受过医闹的“洗礼”。医院用在摆平“医闹”上的钱,平均每年超过1000万元。

  蔡一平向政府建议:下决心打击参与“医闹”的社会势力。

  一文一武两手抓,东莞的尝试

  看得出,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医患纠纷时,东莞市确实有想法、有行动。赞成医院配备“攻击性装备”,只是基于极端化事件的一种应急考虑。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因为不信任,所以关系紧张;关系越紧张,愈难以信任。何况,还有人笃信这个“道理”:“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

  那么,纾解紧张的路子在哪里?

  显然,戴钢盔的单方面“防御”是治标之策,配备“攻击性装备”也是治标之策。

  在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医疗机构内部,这两个治标之策,都显得有些可笑。但在笑过之后,又留下深深的无奈。

  其实,东莞市还在探索更为“平和”的方法,或许能成为治本之策,其中包括加快设立医患纠纷第三方专业调解机构。

  林卫平说,2009年,东莞市卫生部门就与有关部门共同调研,提出了成立东莞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的建议。该中心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代表政府依法调处医患纠纷。

  今年,东莞市政府也将“进一步完善医患纠纷调解机制”列入2012年市政府主要目标任务,卫生、司法、法制等部门会积极争取市编委、市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尽快设立行业性、专业性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作为第三方调解机构。

  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说,“我们不希望这个调解机构设在卫生局下面。”

  因为“在卫生部门调解时,很多患者和群众都质疑我们的公正性,觉得我们是管医院的,跟医院存在着‘父子’关系”。

  看得出,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医患纠纷时,东莞市确实有想法、有行动。急于改变现状的卫生部门,从保护医生安全的角度出发,赞成医院配备“攻击性装备”,只是在这种死循环彻底破解之前,基于极端化事件的一种应急考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医患信任何以重建?

  他说,当前,在医患信任关系重建以前,他所接触到的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呼声是:如果有利益诉求,还是通过法律等正常途径来表达。

  可是,即便成立了第三方调解机构,医患关系紧张的痼结就能够解开吗?

  第三方认定的公正性、权威性,又如何保障?

  第三方调解的监督机制如何配套?

  这些问题都需要思考。医患互相不信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双方重建信任,路也很长。

  陆明说,无论如何,医患双方都需要努力。“这就像夫妻,出现了问题,只调节一方面是没有用的,患者也需要努力”。

  尽管从体制上来说,有的问题尚难以解决,但陆明认为,就医理念也需要改变,公众的健康消费观念需要加强。如果一个月入10万元的人,一次拿出50元来做保健,对健康也是有好处的,而不是一次看病100元就觉得贵。

  他说,当前,在医患信任关系重建以前,他所接触到的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呼声是:如果有利益诉求,还是通过法律等正常途径来表达。

以上文章由 www.26825.com 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广东东莞医院可配钢叉等防医闹引发热议由本站会员【admin】发表 
上一篇:汉宜高铁潜江段300米路基塌陷  下一篇:嫦娥三号发射地点仍在西昌 

更多 【相关文章浏览】

【每日阅读排行】

【每日热门站点】